首页 > 头条 > 行业 > 文章详情
跨国零部件巨头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业绩分化
343

近日,麦格纳、博格华纳、佛瑞亚、法雷奥、安波福、奥托立夫等多家跨国零部件巨头陆续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经历过利润普遍大幅缩水的2024年后,零部件厂商在2025年迎来业绩分化,部分企业走势向好,还有部分企业仍在困境中挣扎。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化运营的汽车行业,跨国零部件巨头都在评估关税造成的冲击,并纷纷与客户启动了转嫁条款谈判。

回血与缩水    

在一众零部件供应商中,佛瑞亚集团迎来开门红,第一季度营收达到67亿欧元,同比增长2.6%。其中,汽车电子事业部和座椅事业部成为增长主力。从地区来看,在中国的营收同比增长4.6%至13亿欧元。佛瑞亚首席财务官奥利维耶·迪朗表示:“我们与中国主机厂的业务仍在进一步增长,特别是与比亚迪、奇瑞的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看麦格纳,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至100.69亿美元,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净利润则从去年同期的900万美元增至1.46亿美元。对于全年,麦格纳将营收预期上调至400亿~416亿美元,息税前利润率则下调至5.1%~5.6%,净利润预期维持不变。

至于安波福,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1.6%至48.25亿美元,但高于分析师预期;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至4.4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9.3%;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9美元,也超出分析师预期;净亏损0.11亿美元,但并非运营问题,而是因为税收支出大幅增加。该季度安波福税收支出高达3.5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0.76亿美元。

“公司实现了创纪录的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从长远来看,我们仍有能力实现跨行业的电动化、软件定义和互联未来。”安波福董事长兼CEO凯文·克拉克表示。另外,得益于此前实施的成本削减措施,安波福预计,第二季度净利润将为2.8亿~3.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且全年财务预期维持不变。

李尔则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双下滑。第一季度,李尔营收为55.6亿美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0.8亿美元,同比大跌26%。为此,李尔撤回了2025年财务预期。目前,李尔正持续推进激进的业务重组以提升利润率,第一季度裁减了3600名员工,并在全球工厂加速推进自动化以提升效率。

图片来源:Speedy finance网站

电动化亏损持续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不少零部件厂商的电动化业务实现了营收及订单的增长,但盈利方面却并不太尽如人意。

以舍弗勒为例,在完全并购纬湃科技后,舍弗勒自今年起正式以全新的组织架构运营,前不久公布了集团第一季度业绩,营收为59.24亿欧元,同比下降3.5%;净利润为8300万欧元,同比下降64%。

从部门来看,动力总成与底盘事业部营收同比下滑11%,主要是受欧洲需求下滑影响。轴承事业部营收同比微降,但中国区和亚太区轴承业务实现增长,尤其是在中国获得了较多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业务,增速明显。电驱动事业部营收同比增长7.8%,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出现18.5%的下滑。另外,从盈利角度来看,舍弗勒的电驱动业务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该季度出现2.67亿欧元的息税前亏损,息税前利润率为-22.9%。

博格华纳也一样,该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2%至35.15亿美元;净利润为1.57亿美元,同比下降26%。目前,博格华纳正缩减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规模并整合电池部门,以应对汽车销量下滑及关税影响。

再看电池厂商,LG新能源称,得益于降本增效、美国税收抵免政策等因素推动,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3750亿韩元。营收则为6.26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270亿韩元,同比增长7%。

LG新能源首席财务官李昌实强调,北美市场新款电动车型的稳健出货和成本效率提升,是盈利的关键驱动因素。不过,如果剔除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抵免,LG新能源实际录得830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这份喜忧参半的财报,凸显出政府激励政策对其盈利的关键作用。在北美市场运营的同行SK On、三星SDI、松下等同样受益于上述补贴。

图片来源:Plante moran网站

转嫁关税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4月3日起对进口车,自5月3日起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这对于全球化运营的跨国零部件厂商来说无疑是个噩耗,他们不得不设法应对关税冲击,向客户转嫁成本成为普遍做法。

麦格纳表示,该公司计划实施成本削减措施,以缓解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该公司认为,特朗普摇摆不定的关税政策或将进一步扰乱麦格纳的财务状况,因为这些政策已迫使美国车企重新考虑汽车零部件采购和产量问题。“我们正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包括实现卓越运营,进行结构调整,争取商业补偿,以及减少资本和工程支出,以减轻特朗普关税带来的影响。”麦格纳CEO斯瓦米・科塔吉里表示。

奥托立夫CEO迈克尔•布拉特指出,奥托立夫主要受到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关税的影响,因为美洲地区占该公司净营收的33%。虽然奥托立夫在美国设有多家工厂,但某些汽车零部件必须进口,因为美国当地没有替代品,如方向盘所用的镁、特定电子元件和高质量皮革。

布拉特透露,奥托立夫在今年年初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门应对关税带来的波动,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该公司已成功将今年第一季度因关税而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给客户。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该公司净营收同比下降1.4%至25.7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涨32%至1.67亿美元。与此同时,奥托立夫重申全年预期,即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10%至10.5%。

除了奥托立夫,法雷奥也明确表示,他们已要求客户预先支付美国新关税的全部费用,并获得多数客户的同意。法雷奥CEO克里斯托夫·佩里亚表示,法雷奥有信心在第二季度底前与客户完成全部关税成本的转嫁协商。另外,法雷奥第一季度营收为53.13亿欧元,同比下降2%,主要源于两项资产的剥离。

舍弗勒则指出,关税情况仍在动态变化,因此很难计算出对舍弗勒业务的最终影响。“我们正在评估各业务板块对关税成本的承受能力,以及可向终端客户传导的价格空间。” 舍弗勒CEO克劳斯•罗森菲尔德表示。

佛瑞亚也不例外,CEO马启元(Martin Fischer)表示,佛瑞亚已成功应对约50%的美国关税影响,并正致力于全面解决剩余问题。他透露:“我们确保与客户使用了转嫁条款和谈判条款,并正在努力优化供应链,同时最大化利用我们在美国的工厂,并使所有相关工厂的成本更加灵活。”为应对市场波动,佛瑞亚正在采取减少投资、削减固定成本等措施,并寻求在2026年底前出售非战略资产。

李尔态度也很坚决,CEO雷·斯科特表示:“若李尔无法通过重新设计零部件或调整生产资源以规避关税来减少额外成本,客户将承担这部分费用。我们向客户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关税成本必须被100%覆盖。”

博格华纳则表示,关税对其产生的直接影响不大,因为该公司今年预期要承受的2亿美元关税影响,预计将完全由客户承担。

来源:中国汽车报

点赞 0
收藏 0
字数 0/1000
发布评论
评论信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