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 进入 2025杭州国际汽配展
首页 > 头条 > 行业 > 文章详情
中国车企品牌“出海”进入“反向输出”新阶段
166

今年以来,我国多家新能源车企加大了海外出口、海外建厂的力度。中国车企的品牌“出海”,正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发展到如今在海外建厂、合资合作、技术“反向输出”的新阶段。

2025年,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强势增长的特征。今年1—2月,我国汽车出口91.1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不仅是出口方面,中国车企海外本土化建厂也正在提速,众多车企提出“产能出海”的新规划。

不久前,长安汽车宣布进入欧洲等海外重点市场,并快速布局东南亚、中南美洲、中东、非洲区域等市场。预计2025年,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销量计划实现100万辆。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表示,2025年在深耕欧洲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中东市场,通过中东地区的高端市场验证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未来能有哪些新特点?

在谈到加大国际合作时,不少中国车企表示,从未来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品牌化”“技术性”“高端化”“本土化”四大战略性出海方向,将为中国车企突破国际竞争格局提供新思路。

岚图汽车CEO 卢放:从“整车”出海到带动技术出海,形成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势。从“贸易出海”到“生态出海”,中国车企会加快在海外布局建厂,共建海外生态,降低海外合规风险与发展的成本。

德国这家交通转型智库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安·霍克菲尔德高度赞赏了中国在电动化领域的成就,同时他建议中国企业反向布局欧洲,通过合资公司帮助当地供应链和产业发展,共同实现气候目标。

Agora德国交通转型智库执行主任 克里斯蒂安·霍克菲尔德:过去40年,我们通过合资企业加速了中国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如今中国品牌、供应商及电池企业正走向全球,我们可转变合作模式。在欧洲和德国,依据欧洲规则建立合资企业,助力当地道路运输电气化,并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在中国车企“走出去”的蓝图中,东南亚是最集中的区域,尤其以泰国最为突出。来自泰国电动汽车协会的专家表示,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助力,泰国市场正在加速向“新”转型。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泰国电动车渗透率从不足1%跃升至13%,其中的90%都来自中国品牌。但尽管眼下市场表现亮眼,泰国方面也提出了深化合作的新期待。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 尤萨朋·劳努尔:我们希望加强供应链层面的合作,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通过合资或协作方式整合泰国本地供应链,推动技术创新与长期合作,同时关注人才培养与电池技术合作。

近两年,包括比亚迪、长安等近10家中国车企已在泰国投资建厂,还带动了多家配套企业落户。专家指出,通过“技术-市场-政策”的三维互补,中泰双方正构建起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样深度的合作新模式,不仅带动了泰国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让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市场扎根更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赞 0
收藏 0
字数 0/1000
发布评论
评论信息 0 条评论